当时觉得满意的混音作品,出版后过一段时间再听总会发现有遗憾的地方,总会觉得“下次会更好!”,正是持续这种“下次会更好”的念头,催生了前进的动力!
——摩登天空制作总监 陈东
上世纪90年代的摇滚,在一众音乐中异军突起。在音像店里买来磁带,以及路边摊买来的打口碟,放在小录音机或cd机里正反面地反复听。当时流行的随身听,始终都是调在音乐台,里面放的是崔健的《一无所有》、何勇的《钟鼓楼》抑或是黑豹的《无地自容》。
年轻人们卷进时代的浪潮,凭着一腔孤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调和着沙哑的嗓音对生活豪放地嘶吼。陈东就是其中一员,那时还没有摩登天空,青涩的少年还在玩金属音乐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尚不知自己日后会成为独立音乐圈资深的混音师,成为大家口中的“东哥”。
就像飓风过境,浪头渐渐平息,那场喧嚣着席卷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音乐风暴终是将每个人吹向了不同的方向。1998年,陈东选择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成为了一名混音师。他将这称作是一场殊途同归——和乐队共同参与完成一首作品,这种成就感正是他当年的梦想。
陈东@摩登天空录音棚
受访者供图
1
混音是技术,更是艺术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混音师时,东哥十分实在地说:“做乐手的时候穷啊,去不起好的录音棚,当时就想着要是自己可以做后期就好了。”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创作很重要,后期同样也很重要。在外行人眼里,无论是录音师还是混音师,都是后期音乐制作的一部分,没有多少区别。但对于东哥而言,每一项后期制作工作都是一件认真严肃的事情,他曾在以前的采访中仔细地介绍了混音师、录音师、调音师的区别,即使自己的家人都不清楚他具体是做什么的。
无可否认,做好混音是一项技术活,但做久了之后就会明白,作为完成音乐作品的一部分,混音就是艺术的一部分,换而言之,混音本身就是艺术。
全球顶级数控模拟调音台AMS NEVE 88RS
图片来源:网络
2
不满足才会有进步
起初的时候的东哥最喜欢金属,后来的东哥为了混出好的作品什么都会听,他说:“好的混音师需要多年的磨练,要掌握不同的风格,综其所宗就一个字:融!”
就像一个人穿衣服,如果他上身穿着西服,下身穿着马裤和拖鞋再系一条红领巾,显然是不和谐,是不融的。一个肌肉男和一个孕妇的衣着都要有他(她)的特质,当然除非你想在某个特定环节特意制造一种不和谐的反差(当然其实这也是混音中常用的技巧)。
“有一定的逻辑,同时又有很多可能性带来的惊喜使得混音变得更加有趣,我想这正是音乐吸引人的地方。”
正因为有一定逻辑的存在,无论音乐创作还是混音,多少都会参考前人的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借鉴别人的经验和理念,能保证自己方向和目标正确,难的是如何创新,走出自己的风格!有时候花5年时间去模仿别人,还不如花5年时间去研究你自己!优秀的混音师永远不会停止的,现如今摩登天空录音棚已经吸收了好多年轻的全职录音混音师,多半是从国外回来的,都有国外的工作经验。东哥会经常向他们学习新的理念和技术,他称之为“充电”。
东哥说混音最大的障碍是突破自己,“理性”不要制约“感性”,有时候发现今天的混音并没有10年前的混音“激动人心”,那是因为我们太“理性”了!回归“感性”,回归音乐本身,忘掉“赫兹”和“压缩”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AMS NEVE 88RS局部
图片来源:网络
3
音乐要进步,硬件也要进步
如何制作出一个好作品呢?东哥说到,音乐本身是最重要的。好的混音是各个环节共同参与的,最好的EQ是编曲,其次是音源(演奏演唱着本人),然后才是录音和混音,直到最终母带成品。前面的环节完善了,到混音阶段就是“锦上添花”,反之混音就是在“遮丑”!
正是因为这样,东哥建议从业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此外,在现场制作中,硬件设备及技术人员专业度也是重要的一环。
东哥分享说:“在现场,因为音响数量比较多,相位准确度和喇叭一致性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会保证声音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到观众耳朵里的声音才会“干净、清晰”更有层次感,这一点ESS做的很好。
ESS音响@草莓音乐节
图片来源:ESS
在草莓音乐节最初几期的时候,在音响方面就有与ESS的合作,从此展开长达十几年的合作之路。2019年,ESS的新款应用于草莓音乐节MDSK舞台,专业的音响设备与现场的契合度非常高。
在之前参观了ESS的的视听室(实验室)后,东哥就曾感叹ESS的进步之快,从前遇到过的问题,每一次更新换代后都会有所改善,这也是草莓多年与ESS合作的原因。
不仅是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技术在变,设备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热情,是想要前进的永不满足的心,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一次次沉淀,真的勇士,不过如是。